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1966年反天星加價騷亂 (1) -- 天星加價

天星被迫辦新航線


1963年,公共交通顧問委員會[S1]  (Advisory Committee on Public Transport) 向天星小輪有限公司建議開辦一條連接中環與紅磡的新航[A2] ,以便由紅磡去中環上班的市民無須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尖沙咀轉乘小輪至中環,藉以舒緩紅磡至尖沙咀間的陸上交通壓力。當年連接紅磡及灣仔的海底隧道還未興建。

當時紅磡區居民超過20萬,其中3-4萬到中環上班,而政府又不斷在該區興建公務員宿舍,令該區人口繼續增加,因而對交通的壓力亦不斷加[S3] 

1964821,交顧會主席簡悅強向傳媒表示,天星小輪公司原已於2月接納了交顧會建議,答應於同年稍後時間試辦該航線,但天星旋即反悔,向交顧會說無論從經濟抑或服務市民而言,均不值得開辦該航線;簡悅強表示交顧會將研究渡海乘客量的增加情況。當時社會輿論都傾向於開辦該新航線[S4] 

同年94,天星小輪公司代經理韓德遜 (J R Hendeson) 致函各大中英文報章,強調該公司並非拒辦新航線,而是要求延期6個月。韓指出小輪公司為開辦新航線,於數月前已訂購了兩艘新小輪。他又否認天星原有航線的服務已無法擴展,並列出數據,指7月份天星的總載客量只達49.3%,甚至上下班時間亦只達83.8% (九龍開出) 74.3% (香港開出),這些數字並不包括加班船。

韓更警告,開新航線後,中環至尖沙咀線將取消加班船,新航線如無法將大批乘客分流到紅磡,則中環天星碼頭亦將出現嚴重擠塞情況。韓指出開辦新航線需將現有船隊增加20%,而行政、燃油、保養等費用亦需增加,故須進一步觀察[S5] 

1965年,天星小輪終於接受交顧會建議,於6月開通連接中環與紅磡的新航線。小輪公司與政府達成協議,新航線試辦一年,試辦期結束之後如有需要,可調整兩條航線票價,以彌補新航線[S6] 的虧損。

(上圖:1960年代天星小輪是中環與九龍之間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天星申請加價


可是,新航線只開辦了數月,小輪公司便於1965101以員工薪金提高和碼頭、輪渡保養費用增加為理由,向政府提出增加中環尖沙咀航線的票價。

當時天星小輪的收費是頭等2角,二等1角,事實上,這收費水平由二次大戰後1946415開始[S7] ,至當時已19年未曾調整。原因是這段期間香港没有通貨膨脹、物價上升的問題,一般公共交通工具、政府收費都一直没有調整過。可是,1960年代開始出現的全球通貨膨脹,令到這情況出現變化,首先是政府增加水費,跟著便是公共交通公[A8] 

加價消息不久便傳了出來,首先是一份晚報以顯著版位登出這則新聞,其他報紙很快便爭相報導,1028日英文虎報發表社論,籲請政府不要加重市民的負擔。傳媒向政府查問,政府承認接到加價的申請,但拒絕透露加[S9] 

不過,當時傳媒從『可靠方面』得到消息:天星小輪的加價方案是將九龍至港島線頭等加至3角,二等加至2角,港島至九龍線則不加,據說這是單程收足雙程費用,以免找續5仙引起小輪公司和公眾不便。月票方面,則不論成人學童一律加50%,即由8元加至12元,4元加至6[S10] 

那時低收入家庭月入不足100港元。左派新聯電影公司董事長廖一原說:『不要小看 (每程) 加價5分錢,當時許多市民每天收入只能掙到一兩元。』1965年的時候,1毫子可做到的事情包括:買一份報紙,或一個麵包,或寄一封本地信件;而5分錢亦可買到一條油條[S11] 

經濟不景 輿論反應激烈


1960年代,香港工業起飛,其中製衣業尤為蓬勃,但在1964-1965年間卻出現經濟危機。地產、建築、製衣、零售等行業都出現不景,地產業於1964年底陷於低潮,大量投資於地產的華資銀行因而焦頭爛額。

1965年初,社會上傳出部份華資銀行出現資金問題,引起公眾恐慌,明德銀號首先擠提,至二月,禍延廣東信託商業銀行、恒生銀行、永隆銀行等,有人因畢生積蓄在這『空前的銀行風暴』中化為烏有而發了瘋,亦有人因此而自殺。遲至是年11月,還有東亞銀行被擠提。

(上圖:19654月初恒生銀行擠提,人龍從德輔道中總行申延至香港會會所。)

(上圖:被擠提的恒生銀行內人頭湧湧,45一天之內被提去8,000萬元存款。)

此外,1965年工商業還要面對英國拒絕香港棉織品輸英餘額展期[S12] ,以及毛織品出口西德停止簽證等問題,困難重重,公司破產的事屢有發生[S13] 。公共交通公具卻在此時要求加價,當然令公眾大為反感。

當年海底隧道還在計劃中,在市區中心橫渡維多利亞港的天星小輪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加價可能起帶頭作用,引至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爭相效尤,因此社會上反應十分強烈。

113,壓力團體香港公民協會[S14] 發表聲明,指天星小輪加價無理,並警告加價『勢必造成混亂,社會不安,此種後果,實不堪設想[S15] 』。不幸後來事態發展一如所料。

天星威脅取消紅磡航線


天星小輪無視於社會的反對,於114早上9時發表聲明,公佈向港府申請於196611起加價的內容,詳情如下:


現時收費
建議收費
增加
頭等乘客



尖沙咀至愛丁堡廣場
2
2
紅磡至愛丁堡廣場
2
2
愛丁堡廣場至尖沙咀
2
3
1
愛丁堡廣場至紅磡
2
3
1
二等乘客



尖沙咀至愛丁堡廣場
1
1
紅磡至愛丁堡廣場
1
1
愛丁堡廣場至尖沙咀
1
2
1
愛丁堡廣場至紅磡
1
2
1
月票
8
10
2
學童月票
4
5
1
行李票──所有航線



  大件


  小件



小輪公司宣佈的擬訂加幅,除月票外,與當時傳媒報導相符[S16] 

當天下年5時,小輪公司召開記者會,由董事局主席夏利斯向傳媒解釋加價原因:『在過去的廿年內,搭客的數字雖然倍增,但開支方面卻增加了5倍。目前公司的紅磡線並未能維持本身的開支,該線每日搭客不過23,000人,只及尖沙咀搭客數字的7份之1,但該線的開支卻達尖沙咀線百份之50……公司的收入與支出在過去一年內已逐漸接近,同時預測1965年度的獲利將會減少,儘管預期該年度的搭客數字約可達5,400萬人次,而上年度的搭客總數則是5,060萬人次。』

夏利斯又指出,小輪公司除有責任為公眾提供高水準的服務外,同樣須要對公司股東負責。
他又說,如果加價申請不獲政府批准,小輪公司將會尋求其他方式的仲裁,或者取消紅磡線。

天星小輪宣佈申請加價詳情的當天上午,九龍巴士及油蔴地小輪亦表示正在考慮效法天星小輪向港府申請加價。

115,香港工商界、教育界及工團紛紛集會,強烈反對天星小輪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加價,指加價非其時,在當時的漲價浪潮中,再加衝擊,香港經濟將陷於崩潰。
1110,公共交通顧問委員會主席簡悅強認為專利車船加價的爭辯已陷入僵局,或需仲裁方法解決。










 [S1]政府於1961年成立公共交通顧問委員會,見《香港6000》年第734頁。


 [A2]紅磡至中環的天星小輪航線於20113月底專營權屆滿後,因乘客不足没有公司入標競投經營,與紅磡至灣仔航線一起取消。星島日報2011-01-15


 [S3]工商日報1964-08-26


 [S4]同上。


 [S5]工商日報、南華早報1964-09-05


 [S6]葉錫恩『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中文版)109頁。


 [S7]星島日報1946-04-15


 [A8]Denis Bray, Hong Kong Metmorphosis, p 120.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S9]明報1965-11-03


 [S10]明報1965-11-03


 [S11]『我對一毫子的期望』,明報1965-11-15;『香港六七暴動內情』,第11頁。


 [S12]19651022,英國宣佈不同意將香港1965年輸英棉織品,因附加稅問題而尚未使用的45%配額,展期撥入1966年度上半年,港工業界震驚。


 [S13]1966年被銀行危機影響而破產倒閉的工商企業有435家。見『香港金融業百年』第119頁。


 [S14]香港公民協會 [S14]常委包括胡百富、李耀波、張有興、張永賢等社會知名人士。


 [S15]明報1965-11-04


 [S16]後來有關1966年暴動的報導均稱當年天星小輪只擬將頭等票價加5仙,二等票價不變。據葉錫恩後來回憶,那是政府在重大壓力下要天星小輪作出的讓步,並非原來的計劃。

3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1964年中入職香港政府當最初級公務員,如記憶沒錯月薪不及二百元.六五年才僅過二百元。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後來政府認識到要解決貪污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高薪養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