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新世界戲院 (一)

新世界戲院是香港最早的全華資戲院之一,創辦於1921年,1970年改名恒星戲院,1981年結業。

筆者希望著寫這電影院的歷史,從側面簡略描繪香港電影業初年的發展,錯漏處,希望對香港電影業有研究的網友不吝指正。

電影傳入香

世界上第一次電影公映據說是發生在18951228,那時還未有電影院,主持其事者為一位名盧米埃 (Antoine Lumière) 的法國,他在巴黎一間咖啡店Grand Café內放映了三套短片,寫下世界電影史第一頁。

巴黎的Grand Cafe。

第一部盧米埃攝影機。

香港電影史專家余慕雲曾指出,盧米埃首播電影之後不久 (1896年初),即派人來香港放映他攝製的短片,並且拍攝香港的街景。但據國內學者周承人李以莊考據,當年盧米埃派出的人員雖然的確去過遠東,但只到過印度支那和柬埔寨,没有到過中國或香港,而且來亞洲的時間是1896年中[A1] 

1897年電影播放機輸香港,當年423日,一位莫裏斯薩維特教授(Professor Maurice Charvet)乘坐秘魯號郵輪從舊金山抵港,帶來放映機和電影菲林。

同月26日他在大會堂音樂廳舉行了一場報界試映會,播出盧米埃拍攝的幾套有關法國的無聲紀錄片,包括沙皇駕臨巴黎的場面、法國騎兵團巡遊,以及『世界各地光怪陸離的事事物物』。

27日正式公映,港督羅便臣及輔政司駱克均出席。這次公映了個多星期,大受報界及公眾的歡迎和好評,是為香港的首次電影公映[A2] 

本港第一次電影公映在第一代大會堂舉行。

1897年4月24日士蔑西報有關第一次電影公映的廣告。

此後美國愛廸生公司亦派員到香港及國內沿海城市進行拍攝和示範放映。1898年,他們就曾派攝影師到香港,拍攝香港風景和人物活動,剪輯成《香港商團》、《香港總督府》、《香港碼頭》、《香港街景》等4部短片,在美國上映。電影這玩意在香港逐漸流行。

最初電影是在露天地方放映,稱為『奇巧洋畫』,通常作為其他表演節目的點綴。放映的短片以法國和美國公司的出品為主。

1948年出版的一本《香港百年史》(黎晉偉編) 如此形容當時香港播放影畫戲的情形:

『在四十年前,香港和九龍,並無放映影片的電影院,這時候英美運來的影片,全部都是 (菲林) 一二百尺的短片,每屆夜後,即在街頭巷尾或空曠的地方架設臨時影場。這種臨時影場有的是露天,有的是用木架和竹撐起一張帆布,前面是座位,把長凳和椅子擺成一列列一行行,後面設有戲臺,只有兩個皮箱,一個放著影機,一個裝載畫片,掛起一張白布作畫幕,影場四週用布遮攔,僅留一個觀眾出入的門口,兩個夥計站在門口高大叫,「看影畫戲,一分錢一位」,時進去觀看的人不是為著看電影,看藝術,只是為著好奇心驅使,當作看把戲,看怪[A3] 。』

臨時戲院『喜來園』

在室外放映受到白天強光的影響,下雨亦要取消,於是後來逐漸改在室內播放,而上映粵劇的戲院是最理想的地方,1900220日,重慶戲院就開始在粵劇演出結束後放映電影,而高陞、太平和中央等戲院很快亦同場加映電影。

後來終於有專門放映電影的戲院出現,那就是190011月在上環荷李活道68號開業的喜來園影院,每晚8時至10時播放一場,內容是一些外國的風光和戰爭紀錄片等的『奇巧明燈戲法』,收費二毫一毛,小童半價。不過這間戲院是臨時方式,主事機構在放映了數天後即轉往別[A4] 

1901127,喜來園崔護重來,這次在中環雪廠街近兩洋坡地『錦繡堂』對面繼續放映電影,不過營業11天便結束。

19021024,喜來園
又在荷裡活道140 (文武廟旁) 再次公映美國電影,至117為止。

不久之後,又一家名『確生園』的臨時影院於123在尖沙咀伊利道街 (即打等治花園) 開始公映英國紀錄片,共映3天;10天後轉至中環街市對面海傍繼續公映。

1227,喜來園與確生園合併,改名為新喜來』,在中環街市對面海傍營業8[A5] 

1900年11月22日的喜來園廣告。

固定戲院出現

喜來園只是臨時戲院,播放一段很短的時間之後便搬走。固定的電影播放地方至1907年才出現,那是一位名為迪特里希 (Dietrich) 的德國人,租用了在中環皇后大道中與雲咸街交界 (大概現在娛樂行位置) 的威士文酒店 (Café Weismann) 的大堂,於726起在那裡播放百代公司的電影,『上等位』收費一元,『中等位』收5毫,小童半費[A6] 

一般的說法指第一間固定的戲院是這年在雲咸街開幕的比照戲院 (Bijou Scenic Theatre),由一名叫Ray的猶太人和後來稱為華南影院大王的華人盧根所合辦,根據的是余慕雲的《香港電影史話》。

但據一些其他學者的考證,比照戲院其實於1910年才開幕[A7] ,而筆者查閱當年的西報,亦發覺比照戲院的名字於1910年才出現。

士蔑西報 (Hong Kong Telegraph) 1910123的一篇介紹該戲院的最新節目的文章有這樣的一句:“It is evident that Mr R H Stephenson is sparing no efforts to make his new enterprise a success in every way.”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該戲院剛開幕不久,如已3年則該報不會形容為“new enterprise”開幕日期可能是191011月。而該院的老闆名 “R H Stephenson”,其中的R是否就是余慕雲所說的“Ray”

根據那篇士蔑西報的報導,新開幕的比照戲院因為播放的都是短片,於是加插歌舞、滑稽劇及雜耍表演,以增強吸引力[A8] 由於所播電影都是默片,戲院還於1916年率先僱用『解畫員』,向觀眾講解影片內容,以及演員的對白,還輔以音響道具,令其演譯更為傳神[A9] 

說回1907年,自威士文酒出現第一家後,其他固定專門的電影院此後陸續誕生。1907117,在德輔道中砵甸乍街口開設了香港第家電影院『域多利影畫戲院』。

同年125,第一家由香港華人開設的電影『香港影畫戲院』 (Hong Kong Theatre) 開幕,它位於皇后大道中與戲院里之間,即後來的皇后戲院位置,業主是李璋和李琪[A10] 1911年,九如坊又建成了『新戲院 (New Theatre),又稱『九如坊戲院』。
1915年的香港影畫戲院 (右)。

域多利影畫戲院。




 [A1]周承人、李以莊:《早期香港電影史 – 1897-1945》,第14-15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
 [A2]同上;鍾寶賢:《香港影視業百年》,第44頁,香港:三聯書店,2004.10
 [A3]轉引自余慕雲:《香港電影史話》 (第一卷),第12頁,香港:次文化堂,1996
 [A4]《香港影視業百年》,第46頁。
 [A5]部份喜來園資料根據以下網頁:『江南一舟的電影世界』 - 【專題:香港電影百年】【001】序曲:電影發明傳入香港大事記http://i.mtime.com/jnyz88/blog/6223243/Law Kar & Frank Bren, Hong Kong Cinema: A Cross-cultural View, p 22-23. Scarecrow Press Ltd, 2004.
 [A6]見王鋼:《圖說雲咸街滄桑 – 1840年代-1960年代》,第131-132頁,香港:中華書局,2008.7。王鋼在書中指開始播映的日期是717,但有關廣告雖在717登出,裡面卻說“Saturday night next”才開映,而下星期六就是726
 [A7]《圖說雲咸街滄桑代》,第132頁及253-254頁。
 [A8]Hong Kong Telegraph 1910-12-03.
 [A9]『銀幕街與香港電影發展史』,載梁濤主編:《香港東區街道故事》,頁226-254,香港:三聯書店,1995.5;《早期香港電影史 – 1897-1945》,第19頁。
 [A10]第一家由香港華人開設的電影『香港影畫戲院』於1907年12月5日開幕的說法,是根據余慕雲《香港電影史話》第39頁。『香港電影資料館』官方網頁,以及鍾寶賢的《香港影視業百年》,都指香港影畫戲院的開幕日期是1911年;根據《香港電影史話》,1910年香港影畫戲院在舊址重建,1911年5月又改名『奄派亞映畫戲院』。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吊頸嶺』與蘭尼的悲劇 (三)

生離死別

午膳後,蘭尼說下午要早點上班,亦會早點回家。夫人送他到門口,與他吻別。蘭尼出門後,夫人急急跑到窗口,望著他離去,蘭尼回過身來再向她揮手道別,這是夫人見他的最後一面。

下午2時半至3時之間,她收到蘭尼親手寫給他的信 (法庭上没有交待此信如何送到她手上),打開一看,晴天霹靂,內容是蘭尼向她說永別,原來是遺書一封。那時没有手機,没有無線電話,相信夫人是無法在蘭尼上船前及時攔截他,船開行後更無法與船上的人聯絡。

夫人的哭訴

細說了他丈夫死前的異常行為後,蘭尼夫人在庭上高聲說,她要公眾知道,他丈夫是個誠實的人,他所欠下的債,没有一筆是他認為自己不能償還的。

夫人聲稱,蘭尼生命中的目標,是令到香港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工業港。她抱怨道:3年來他辛勤工作,為公司爭取利益,換來的只是區區3萬元 (當天剛收到)

『「他們」得到麵粉廠了。「他們」進來了 卻一點也不肯幫他。他熱愛工作,熱愛生命,但他的生命卻被丟棄了!』她没有說明『他們』是誰,大家認為『他們』是指誰呢?

 
蘭尼麵粉廠

蘭尼失敗原因

蘭尼給人的印象是個精力充沛、精名能幹的商人,又得到遮打和摩地的支持,没有人想到只幹了1年多便一敗塗地,還賠上性命。

當年本港報章曾嘗試解釋蘭尼生意失敗的原因,德臣西報指出,蘭尼的致命傷是當小麥價上升的時候買了大批小麥,之後小麥價大跌,雖然海運成本亦下跌,卻仍無法補償損失[A1] 

另一篇在蘭尼死後不久,在美國一本麵粉業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分析得更詳細。文章首先指出,蘭尼野心太大,如果他只興建一座較小的麵粉廠,先試試市場,然後等到需求增加時才提升產量的話,或許可以成功,至少損失不會那麼嚴重。

不過,文章作者認為,這不是蘭尼失敗的主因,那時在中國經營麵粉業最大的難題,是生產麵粉過程中產生的麥糠缺乏市場。

原來那時美國西北岸的麵粉業,如果只靠賣麵粉是賺不了錢的,要有利潤就要廢物利用 連麥糠也賣,作為動物飼料。

而顯然未有做足研究功夫的蘭尼,對此一知半解,以為可以將麥糠用來餵豬,於是在麵粉廠附近養了數百隻豬。誰知豬食麥糠是會死的,結果他養的豬隻大量死亡。後來唯有賣到老遠的檀香山,那裡有農場肯買他的麥糠,但山長水遠,運費不菲;而且因要和美國麥糠競爭,不得不將價錢壓得很低。


更慘的是,十分保守的華人拒絶買蘭尼出品的麵粉。由蘭尼代為推銷、韋恪士出品的麵粉品牌多年下來得到華人買家的信任,現在蘭尼推出自己的品牌,同一批客戶卻不肯接受。韋恪士這時將他的麵粉直接賣給那些華人買家,還將以前給蘭尼的佣金轉給他們。

麵粉缺乏買家,麥糠又賣不出,蘭尼本已陷於困境,再加上第一年 (1907) 冬天,一批帶有象鼻蟲的小麥運到,將這種害蟲散佈到整座磨坊以及倉庫。

麵粉公司股本100萬元,未到第一年尾已要全部拿出來應急。蘭尼死前不久,曾宣佈頭11個月的盈利為100萬元股本的16%,美國業界感到難以置信,細看發表的帳目,深信根本没有什麼盈利可言[A2] 

專吃已收割谷物的象鼻蟲。

麵粉廠的下場

麵粉廠在蘭尼死後,立即由接受廠房抵押的印度新金山中国匯理银行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即渣打銀行前身) 接管,工廠停產,等待調查以及公司重組[A3] ,而大量賣不出的麵粉還存在貨倉中[A4] 。此役銀行遭受重大損失[A5] ,而香港的麵粉業亦受到嚴重挫折。


後來没有人願意再投資在這座滿佈象鼻蟲的麵粉廠,廠房荒廢了一段長時間,最終於1925年被香港政府以15萬元買下[A6] ,由工務局改建為可容納2,000人之海員隔離檢疫站 (當外來船隻進入維多利亞港之前,如曾在船上發生天花霍亂等疫症,船員必須到此檢疫站檢疫,乘客則因較容易追踪,故無此規定[A7] )

可是,檢疫站只用了3年便又放棄。1935年政府將麵粉廠拆毀,留下一片25萬平方呎的空地[A8] 

1949年起大批難民及國軍士兵湧入香港,政府在這裡建難民營,安置留落在摩星嶺的國軍士兵。最初所有人都以為這是臨時的措施,没想到會有後來的發展……

政府在憲報刊登啟示招標拆卸蘭尼麵粉廠。


1952年從調景嶺上望照鏡灣,左邊突出的地方是蘭已磨坊原址,這時已成為難民營。對面突出的半島是白鱔角,即今天的百勝角。其左邊的海灣已填平,為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右邊是日出康城及第二期堆填區。


(全文完) 








 [A1]China Mail 1908-04-16


 [A2]“The Hong Kong Milling Company’s Failure”.


 [A3]China Mail 1908-04-16


 [A4]“The Hong Kong Milling Company’s Failure”.


 [A5]China Mail 1925-12-10


 [A6]Kenneth Lan On-wai, “Rennie’s Mill: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 Special Enclave in Hong Kong”,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6531呈交。


 [A7]同上。


 [A8]“Rennie’s Mill: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 Special Enclave in Hong Kong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吊頸嶺』與蘭尼的悲劇 (二)

水警遇蘭尼出事

根據後來法庭上的證供,1908414下午,水警布特 (Bird) 在第4號水警巡邏艇上當值,正在巡邏維港附近水域。大約下午4時,小艇經過鯉魚門海峽,他突然聽到遠處傳來輪船的氣笛聲,一連4響。

布特知道出了事,立刻將小艇向氣笛聲的方向駛去,不久便遇上一艘蒸氣輪,就是蘭尼那艘私家船『加拿大號』。

布特上船後,船上的全華籍船員告訴他,他們的主人蘭尼剛才跳海,不過已經救了上船。他們帶布特到船的右舷,那裡布特看見蘭尼躺在墊子上,身上蓋著毛毯,已經不醒人事。

班途中行為古怪

原來蘭尼每天下午都會坐船到麵粉廠上班。那天下午,蘭尼像平時一樣,離開半山寶雲道的住宅,先到中環辦公室,然後到海邊上船。

大約3時,他與男僕在卜公碼頭登上他那艘像遊艇似的私人蒸氣輪『加拿大號』。蘭尼是個十分愛國的人,特地將自己的船改了這個名字,以示懷念祖國。

船離開碼頭後,船長將船全速向東開行,但蘭尼忽然要他減速,只讓船半速前進。跟著,蘭尼做了個令船上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動作 他拿出手帕,轉身向著他那半山宅第方向揮動。

手帕揮動了約兩分鐘之後,蘭尼命人找來一根繩子,然後帶著他的男僕進入船倉。在船倉內,蘭尼叫男僕拿樽梳打水給他。

哭別男僕

但蘭尼還未喝那樽梳打水,就忽然哭起來,他對男僕說:『對於公司的業務十分抱歉!』又說要離開男僕和副經理查德 (H F Chard)感到十分難過,指男僕服侍了他很多年。又安慰男僕說,如果他死了,查德會照顧他。男僕問他什麼時候『離開』,他卻没有回答。

這時蘭尼拿起一個黑色的錫製公文箱 (尺吋是24” x 12” x 9)男僕問裡面是什麼,蘭尼說是一些舊信件,並說他準備將箱子掉到大海中。

當船經過鰂魚涌對外海面時,蘭尼命男僕沖茶,他就離開船倉,在甲板上來回踱步,然後又回到船倉,斟了杯茶,這時男僕退出船倉,留下蘭尼一人獨自在倉內。

鯉魚門跳海

當加拿大號駛進鯉魚門海峽時,船長忽然見到蘭尼離開船倉,走到甲板上來,雙手捧著公文箱,箱的把手綁著那條繩子,繩的另一端繫在他頸上,只見他走到船邊,縱身跳進海裡。

副船長見狀,立刻跳進海中救人,船長亦把救生圈抛入海中。副船長游到蘭尼身邊,將救生圈遞給他,但他不要。副船長急起來,用手揪著他的衣服,想把他拉回船去,蘭尼用腳將他踼開。

這樣掙扎了大約兩分鐘,蘭尼就失去知覺。不過他一直浮在水面,而那個相信是他用來拉他到海底的沉重公文箱,在他掉到海中的一剎那就脫離了他身體,但也一直浮在水面,没有沉下去。(有說法指他綁著大石跳海,其實並不正確。)

這時船長已把船掉頭駛回蘭尼墮海處,將船停下來,前後擾攘了約5分鐘之後,眾人才得以把他救回船上,這時他已奄奄一息。船長立刻將船全速駛回市區,途中遇到布特的水警巡邏艇。

裁定自殺

布特護送他們到九龍尖沙咀水警碼頭上岸,醫生未到場前,布特為蘭尼施行人工呼吸,但無效,醫官到場後證實蘭尼不治,他的屍體由下了半旗的加拿大號送到西角 (西環) 公共歛房。

蘭尼是商界知名人物,他的死訊轟動全城,最初誤傳他是意外墮海,後來聽了那些華籍船員的口供後,新聞界才知道是他自己跳進海裡。

翌日進行驗屍,法醫官在蘭尼身上找不到嚴重的傷痕,亦無中毒跡象,肺部充滿海水,於是認定蘭尼是溺斃。

蘭尼死後兩星期 (428)死因庭進行聆訊,最後判定蘭尼是自殺。聆訊中,傷心欲絶的蘭尼夫人揭露了蘭尼死前的一些情況,從中我們可看到一些端倪。

死前表現失常

原來蘭尼死前不久,香港麵粉公司曾舉行會員大會,會後45天,蘭尼的行為忽然大變,他晚上開始失眠,有時會在半夜起來在房中踱步,夫人問他何事?他說擔憂的是生意上的事,她不會明白。

一天早上,夫人見到蘭尼將10隻手指插在頭髮中,大叫:『主啊!殺了我吧!殺了我吧!』跟著又說:『衪不會!衪不會!』夫人提議蘭尼找遮打幫忙,蘭尼說找過了,但無補於事。

這段時間蘭尼不敢獨自出外,甚至出外午膳亦要打電話叫朋友來陪他 (這一陣子夫人身體不適),如果找不到朋友,也要家中的小狗相陪。以前本來午飯後會午睡片刻,但這時他已睡不著。

事發前一晚,蘭尼到過港督府,跟著在位於皇室行的英皇大酒店 (King Edward Hotel) 晚膳。回家後半句話也不說,便回自己房間 (兩夫婦分房而睡)

感到無助

蘭尼整晚没有睡,第二天 (出事那天) 一早便起牀,夫人看他時,他伏在衣櫃門把手上痛哭。夫人問要不要她找人來幫忙,蘭尼說:『無用的。』

蘭尼鎮定下來後,打電話給遮打:『我今早 (從半山) 下來見你,我會直接入城 (維多利亞城)。我知道你是大忙人,但我必須見你。』

蘭尼吃過早餐,便離開半山公館。據翌日報載,他當天上午見了幾位銀行家及商界中人,希望有人出手相救,但最終無法如願,最後他顯得十分激動,大呼全世界都跟他作對,形容自己被人強搶。

他中午回到家裡,在房中吃午膳,卻裝作心情愉快,但夫人在庭上說他故意這樣做給她看。夫人問他見到遮打没有,他說見了。夫人問有什麼可以做?他說:『没有什麼 (可以做)。只有建議,一如以往。』夫人說:『没關係,你一定可以度過難關。』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