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吊頸嶺』與蘭尼的悲劇 (三)

生離死別

午膳後,蘭尼說下午要早點上班,亦會早點回家。夫人送他到門口,與他吻別。蘭尼出門後,夫人急急跑到窗口,望著他離去,蘭尼回過身來再向她揮手道別,這是夫人見他的最後一面。

下午2時半至3時之間,她收到蘭尼親手寫給他的信 (法庭上没有交待此信如何送到她手上),打開一看,晴天霹靂,內容是蘭尼向她說永別,原來是遺書一封。那時没有手機,没有無線電話,相信夫人是無法在蘭尼上船前及時攔截他,船開行後更無法與船上的人聯絡。

夫人的哭訴

細說了他丈夫死前的異常行為後,蘭尼夫人在庭上高聲說,她要公眾知道,他丈夫是個誠實的人,他所欠下的債,没有一筆是他認為自己不能償還的。

夫人聲稱,蘭尼生命中的目標,是令到香港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工業港。她抱怨道:3年來他辛勤工作,為公司爭取利益,換來的只是區區3萬元 (當天剛收到)

『「他們」得到麵粉廠了。「他們」進來了 卻一點也不肯幫他。他熱愛工作,熱愛生命,但他的生命卻被丟棄了!』她没有說明『他們』是誰,大家認為『他們』是指誰呢?

 
蘭尼麵粉廠

蘭尼失敗原因

蘭尼給人的印象是個精力充沛、精名能幹的商人,又得到遮打和摩地的支持,没有人想到只幹了1年多便一敗塗地,還賠上性命。

當年本港報章曾嘗試解釋蘭尼生意失敗的原因,德臣西報指出,蘭尼的致命傷是當小麥價上升的時候買了大批小麥,之後小麥價大跌,雖然海運成本亦下跌,卻仍無法補償損失[A1] 

另一篇在蘭尼死後不久,在美國一本麵粉業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分析得更詳細。文章首先指出,蘭尼野心太大,如果他只興建一座較小的麵粉廠,先試試市場,然後等到需求增加時才提升產量的話,或許可以成功,至少損失不會那麼嚴重。

不過,文章作者認為,這不是蘭尼失敗的主因,那時在中國經營麵粉業最大的難題,是生產麵粉過程中產生的麥糠缺乏市場。

原來那時美國西北岸的麵粉業,如果只靠賣麵粉是賺不了錢的,要有利潤就要廢物利用 連麥糠也賣,作為動物飼料。

而顯然未有做足研究功夫的蘭尼,對此一知半解,以為可以將麥糠用來餵豬,於是在麵粉廠附近養了數百隻豬。誰知豬食麥糠是會死的,結果他養的豬隻大量死亡。後來唯有賣到老遠的檀香山,那裡有農場肯買他的麥糠,但山長水遠,運費不菲;而且因要和美國麥糠競爭,不得不將價錢壓得很低。


更慘的是,十分保守的華人拒絶買蘭尼出品的麵粉。由蘭尼代為推銷、韋恪士出品的麵粉品牌多年下來得到華人買家的信任,現在蘭尼推出自己的品牌,同一批客戶卻不肯接受。韋恪士這時將他的麵粉直接賣給那些華人買家,還將以前給蘭尼的佣金轉給他們。

麵粉缺乏買家,麥糠又賣不出,蘭尼本已陷於困境,再加上第一年 (1907) 冬天,一批帶有象鼻蟲的小麥運到,將這種害蟲散佈到整座磨坊以及倉庫。

麵粉公司股本100萬元,未到第一年尾已要全部拿出來應急。蘭尼死前不久,曾宣佈頭11個月的盈利為100萬元股本的16%,美國業界感到難以置信,細看發表的帳目,深信根本没有什麼盈利可言[A2] 

專吃已收割谷物的象鼻蟲。

麵粉廠的下場

麵粉廠在蘭尼死後,立即由接受廠房抵押的印度新金山中国匯理银行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即渣打銀行前身) 接管,工廠停產,等待調查以及公司重組[A3] ,而大量賣不出的麵粉還存在貨倉中[A4] 。此役銀行遭受重大損失[A5] ,而香港的麵粉業亦受到嚴重挫折。


後來没有人願意再投資在這座滿佈象鼻蟲的麵粉廠,廠房荒廢了一段長時間,最終於1925年被香港政府以15萬元買下[A6] ,由工務局改建為可容納2,000人之海員隔離檢疫站 (當外來船隻進入維多利亞港之前,如曾在船上發生天花霍亂等疫症,船員必須到此檢疫站檢疫,乘客則因較容易追踪,故無此規定[A7] )

可是,檢疫站只用了3年便又放棄。1935年政府將麵粉廠拆毀,留下一片25萬平方呎的空地[A8] 

1949年起大批難民及國軍士兵湧入香港,政府在這裡建難民營,安置留落在摩星嶺的國軍士兵。最初所有人都以為這是臨時的措施,没想到會有後來的發展……

政府在憲報刊登啟示招標拆卸蘭尼麵粉廠。


1952年從調景嶺上望照鏡灣,左邊突出的地方是蘭已磨坊原址,這時已成為難民營。對面突出的半島是白鱔角,即今天的百勝角。其左邊的海灣已填平,為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右邊是日出康城及第二期堆填區。


(全文完) 








 [A1]China Mail 1908-04-16


 [A2]“The Hong Kong Milling Company’s Failure”.


 [A3]China Mail 1908-04-16


 [A4]“The Hong Kong Milling Company’s Failure”.


 [A5]China Mail 1925-12-10


 [A6]Kenneth Lan On-wai, “Rennie’s Mill: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 Special Enclave in Hong Kong”,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6531呈交。


 [A7]同上。


 [A8]“Rennie’s Mill: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 Special Enclave in Hong Ko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