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園動物園
荔園裡面大部份遊戲設施其他遊樂場都有,例如摩天輪、過山車等,北角月園都有,還比荔園更早引入,其他如夜總會、劇場等亦非荔園獨有,唯獨荔園於1952年增添的動物園,則是其他遊樂場所無。
1952年下半年,荔園從越南運來一小批野生動物,包括斑豹等猛獸,放在籠裡,由一位法國人打理,據說這位法國人能徒手捕捉老虎[A1] 。荔園動物園 (又稱『萬牲園』) 最初只是試辦形式,後來覺得成功,決定繼續辦下去,而且還引進更多動物。
荔園第一批動物中的兩隻斑豹。 |
可是開放式動物園需要的土地和資源投入,要比籠養式動物園大得多,荔園只能負擔後者。
荔園那時的動物園更是十分原始,鐵籠的設計只為滿足一般人的好奇心,根本不管動物的健康,只考慮怎樣讓參觀者看得更近、更清楚一些,籠子裏除了鐵欄杆,沒有什麼設施,動物連藏身之處都沒有。
筆者記得小時在荔園動物園見到的動物不僅没精打采,而且似乎有點神經質,不是在籠裡來回踱步,就是將身體左右搖擺。不過在那時仍然覺得很新奇。
工商日報 |
大象天奴
荔園動物園的動物,最知名的要數大象『天奴』 (Tino),被譽為『鎮園之寶』。
天奴是一隻雄性亞洲象,亦為本港唯一長期飼養的大象。天奴來自緬甸,於1958年隨同沈常福馬戲團來香港表演,因馬戲團虧本破產,表演完畢後馬戲團負責人一走了之,天奴及其他表演動物就留了下來,後來得到荔園動物園收養,成為該園永久住客[A2] 。
來港之初,天奴只是隻4歲的小象,後來逐漸長大,卻被放在一個只得400平方呎的地方,隔着水坑向遊客討食,腳邊的糞尿久久無人清洗。如有遊人買香蕉餵它,天奴就會跪地點頭[A3] 。
天奴每日兩餐,每餐吃約200斤的食物,包括草、生果、飯等,每日膳食費大約100元。據說全盛時期,賣生果給遊人餵天奴的小販,每月可賺2,000 – 3,000元[A4] 。
有說法指作出人道毀滅的決定是因為天奴年紀已屆天年,但事實上一般亞洲象的壽命可達70年[A5] ,而天奴那時只不過是35歲。其實動物權益組織曾多次向荔園投訴天奴受到不仁道的對待,亦指天奴之死乃係疏忽照顧所致[A6] 。
大象天奴,可以看到它的居所衛生情況甚差。 |
其他動物
動物園還陸續引進更多動物:
老虎 – 1954年買入一隻,綽號『虎王』,可惜在1974年因跑出籠外被殺 (詳見下文);後來買了隻印度虎代替,至1990年代初病逝;
袋鼠 – 1959年引入一對,雌袋鼠1960年懷孕,卻因颱風襲港而死亡,動物園於1961年重新引入雌袋鼠;
熊狸 – 當年錯譯為「熊貓」,是一隻灰黑色的靈貓科動物,而且已經失明;
黑豹 – 園內有兩隻,其中一隻叫「亞威」,1976年6月來港,1993年3月病逝;
揚子鱷 – 叫「亞細」,1952年來港;
獅子 – 有兩雙,叫「力奇」和「美美」,1975年1月來港;
美洲獅 – 1981年從日本引入一對,雌獅名「咪咪」;
長頸鹿 – 1992年來港,身價30多萬元,與大象天奴為鄰;
雙峰駱駝 – 1980年代尾來港;
棕熊 – 1980年代來港;
此外還有箭豬、猴子、山羊、梅花鹿、水鳥、禿鷲、孔雀等。
人手劃的荔園動物園地圖。 |
走虎驚魂
原來之前一晚,飼養員餵飼老虎後,忙記關好籠閘,第二天一早便發覺『虎王』跑了出籠外,園方大為緊張,立刻通知農林處及警方。數分鐘後,高級獸醫官及大批九龍總部軍裝警員趕到,將荔園團團圍著,把守所有通道,以防老虎跑到外面。
幸好『虎王』被困在籠裡達廿年,已經變得很馴,没有張牙舞爪,見到園內到處遊人反而害怕,只在動物園的小範圍內轉來轉去,連遊樂場範園都没有踏入一步。
動物園人員盡量想將它引回籠中,但多次去到籠口它卻不肯入。這樣擾攘了兩個多小時,獸醫官最後決定用麻醉槍,可是用藥過重,老虎中麻醉槍後10分鐘即失去知覺,而且從此不再醒來。
這次走虎事件幸好没造成人命傷亡。而這宗轟動全港的新聞在此後一星期為荔園增加了不少營業額。
『虎王』死後,園方買了隻印度虎代替,該虎至1990年代初病逝。
因逃出籠外而被殺的『虎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