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貝納祺 - 香港民主先驅 (3)

創革新會 為民請命 推動政改
除了積極服務社會以外,貝納祺亦是政壇的活躍分子,是香港最早進動政制民主化的先驅之一。

貝納祺於19491[1]一手創立『香港革新會』 (Reform Club of Hong Kong) ,為低下階層爭取權益該會主要由專業人員組成,包括會計師、律師、醫生、工程師等,全盛時期會員數以千計;而貝納祺任該會主席達數十年之久。

革新會以敢言見稱,其關注的議題有政治改革、房屋、勞資關係、貪污等問題等。該會曾成功促使政府先後成立徙置事務處 (1954) 和房屋委員會[2]

革新會是香港最早的本地政治團體,與張有興、陳子鈞、馬文輝、鄒有雄等於19541026日創辦、會員亦為中產和專業人士的香港公民協會 (Hong Kong Civic Association),成為當年類似反對黨的組織,而二者均積極參加市政局選舉,長期控制著市政局民選議員席位。

有文章指革新會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個本土政黨[3],卻並非事實,因革新會只算是政治團體而非政黨。蓋香港第一個政黨應為195618日成立的公民黨[4],是由公民協會所銳變出來,其基層的組織份子仍由公民協會的幹部擔任。

楊慕琦計劃
事實上,貝納祺之所以成立革新會,觸發點是港英政府提出的楊慕琦計劃。那是在日佔時期被囚於瀋陽的港督楊慕琦,在戰後重臨香港時提出的政改方案。

其實早於1930年代,香港的外籍商人已要求與上海公共租界看齊,那時該租界全由當地的歐洲商人所管理[5]1941年在英國殖民地部成立『香港計劃小組』,該小組經過數年的研究、協調,於19455月提交一份備忘錄,建議在香港建立一個透過選舉產生議員的真正的市議會,而不是一個半官方式的市政局。隨後,殖民地部成立另一委員會,研究市議會的權力範圍和選民基礎,但未有定論

楊慕琦
為什麼要改革?因為二次大戰時,英國在亞洲節節敗退,香港被日軍佔領,統治香港的英人不但無力保護被統治的華人,而且自身亦被凌辱,自覺聲譽受損,擔心影響以後的統治;加以二次大戰後世界反殖民主義抬頭;此外還受到美國的壓力要在其殖民地推動自治和獨立。當時的工黨政府於是決定整頓殖民地政策[6]

1946年香港結束軍政府的統治,楊慕琦回到香港復職,立刻提出政改方案,希望加強香港人對這個英國殖民地產生歸屬感。

他提議設立一個有完全代表權的市議會 (Municipal Council)代替市政局。市議會由48名議員組成,其中華人與洋人各佔半數;32個議席民選,其中16人由洋人選出,16人由華人選出。稍後又修改為議員總數30,民選議員20

選舉資格方面,選民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程度(通曉英語)和財產(每年納財產稅超過二百元)。英籍人士只要居住香港1年,年齡在30歲以上,便有選舉權或被選舉權;非英籍人士,必須在香港居留一段較長時間(例如10),才有選舉權或被選舉權。

市議會最初的職能是管理公園和運動場,然後逐步負責公共衞生、教育、社會福利、城市規劃和消防等。

葛量洪扼殺香港政改

英國政府本來已於1947724日、即新任港督葛量洪上任前一天,宣布原則上同意楊慕琦計劃,但新港督葛量洪卻不同意[7]

以羅文錦為代表的一眾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其中大部份是歐籍議員,在19493月一次立法會動議辯論中亦反對該計劃,反而提議改革立法局,加入更多非官守議員,其中部份民選,由英籍人士選出 (非英籍華人無選舉權)。結果這次動議辯論通過反對楊慕琦計劃,支持羅文錦動議。
葛量洪

同年8月,葛量洪將立法局這決議向倫敦匯報,建議以此決議取代楊慕琦計劃,但英國政府對於增加立法局非官守議員一節有所保留。

楊慕琦計劃,以及非官守議員的建議,在香港社會引起很大的爭論。貝納祺的香港革新會,以及華人革新會等政治團體正是在這個時候成立,以回應這時的政治形勢。他們組織了142個團體向港督請願,一致反對非官守議員的建議,將立法局選民資格限於英籍人士。他們建議選民資格應擴展至所有交差餉的居民,或者永久居民。而且他們絶大部份都讚成立刻執行楊慕琦計劃。

19491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香港社會的注意力由政改轉移到對共軍襲港的憂慮。19506月,韓戰爆發,葛量洪此時回英述職,並帶去一個新的政改計劃,該計劃基於羅文錦動議,但改得更加保守。英國工黨政府覺得葛量洪方案太保守,擔心被北京新政權批評,不予批准。

195110月邱吉爾上台後,北京政府開始攻擊保守黨政府,既然關係已破壞,英政府便索性批准葛量洪憲制改革方案[8]

195112月,殖民地部大臣利特爾頓 (Oliver Lyttelton) 到訪香港,香港革新會、華人革新會、中華總商會等團體,尚未知道英國政府的想法,貝納祺等還向大臣要求早日執行已放棄的楊慕琦計劃。而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則唱反調,指香港人只求生活安寧,不求政治改革。

19523月,香港政府宣布重設兩個市政局民選議席,選舉於530日匆匆舉行。結果貝納祺和九龍巴士創辦人之一的雷瑞德,在9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勝,擊敗了胡百全、陳丕士等其餘7位候選人。

可是,由於投票率低於35%,港府認為香港人對政治毫無興趣,這樣的選舉很容易被人操控 (當時大量內地難民湧進香港);同時,行政立法兩局的非官守議員都反對政改方案,反對將一個他們認為只適用於其他殖民地的理論,用於香港而危害它的它的未來[9]

於是葛量洪向英國政府提議取消原有憲政改革,只增加市政局民選議席。英政府內閣最後同意[10]

195210月,英國政府宣佈,取消香港大規模的政制改革。就是這樣,葛量洪一手握殺了英國政府原本想給予香港的民主改革[11]。倫敦同時又宣布增加兩名市政局民選議席,明顯是為撫平香港人對於取消民主改革的不滿。

民主派分裂 貝納祺走中間路線

當貝納祺的香港革新會和華人革新會於1949年先後成立之後,香港的民主運動本來有一番新景象。當年不同政治團體攜手合作推動本港的政制改革,而華革會在社會動員方面尤其賣力。

可是不久之後,這個民主陣營就出現分裂,1950年華革會由莫應桂、陳丕士控制後向左轉,陣營內開始出現左右兩派不和。貝納祺等的革新會成員以及先施公司太子爺馬文輝等則成為中間派,貝納祺比較溫和,馬文輝則相對較激進,指摘英國人在香港搞的是『櫥窗式民主』。

195112月殖民地部大臣訪港時,民主陣營內部矛盾白熱化,不同派別之間公開互相攻擊,更爭奪會見利特爾頓的代表資格,最後莫應桂和陳丕士戰勝馬文輝。這些明爭暗鬥,令當年的民主改革運動蒙上污點[12]




[1] 《香港6000年》第590頁。
[2] 星島日報1961-12-20
[3] 英文維基百科。
[4] 《香港6000年》第668頁。
[5] Norman Miners, “Constitutional Reforms in 1945-1952 and 1984-1989”. As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11.
[6] (1)劉潤和:《香港市議會史》,第83頁。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2; (2)Leo F Goodstadt, Uneasy Partners – The Conflict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and Private Profit in Hong Kong, p56.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3)Norman Miners, “Constitutional Reforms in 1945-1952 and 1984-1989”.

[7] 葛量洪是最能夠應付祖家政府的港督,他能夠拒絶執行倫敦的意旨而又免受制裁。Uneasy Partners, p56.
[8] 劉潤和《香港市議會史》,第83-91頁。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2
[9] 葛量洪著、曾景安譯:《葛量洪回憶錄》,第146頁。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4.9
[10] 《香港市議會史》,第90頁。
[11] Uneasy Partners, p57. 這種將意見與政府相近的商人代表安插在主要決策組織的政策,一直維持至1992年彭定康接任港督為止。
[12] Suzanne Pepper, Keeping Democracy at Bay: Hong Kong and the Challenge of Chinese Political Reform, pp129-130.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