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為民請命葉錫恩 (1)

葉錫恩原名Elsie Hume,於1913年6月2日出生,至於出生地點曾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出生後她跟隨父母住在紐卡素。

他父親名John Hume,是電車售票員;母親名Florence Lydia Hume,經營一間小店舖。家庭收入僅僅足夠餬口。家中共有4兄弟姐妹,爸爸自小便教導他們,人人生來皆平等,這信念對葉錫恩的影響極為深遠。



葉錫恩4歲半入學讀書。1925入讀英格蘭的Benwell Secondary Girl’s School;1928年轉讀英格蘭Heaton Secondary School;1932進入達拉謨大學 (Durham University,即現在的紐卡素大學) 的Armstrong College,1936取得文學士學位,翌年再取得教育文憑。

葉錫恩在學生時代有「噴火式戰鬥機」(Spitfire,當時最新式的戰鬥機) 的外號,她後來說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主要是從那時多做運動、勤力工作和少吃的習慣中培養出來的。

大學畢業後,葉錫恩在英國教了10年書。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葉錫恩出任國民志願防衞隊隊員,晚上要起來救助受戰機轟炸的平民,雖然第二天早上一臉倦容, 但還要繼續教書。由那時起她養成了睡很少時間的習慣[A1]

葉錫恩1946年與務農的艾威廉William Elliot在赫爾 (Hull) 結婚,她的新夫婿本為工程師,曾因反戰不肯當兵而坐了一年的牢,他們二人志趣相投,都想當傳教士,都想到中國去傳教。


三歲的葉錫恩(右)與姐姐。



偕夫來華傳教

同年秋天,他們到了倫敦,為去中國而作好準備,艾威廉在那裡學醫,以便在中國傳教時為人治病。1947年,艾威廉完成醫學課程,夫婦二人回北方跟家人道別後,便於當年12月乘船從格拉斯哥出發,跟隨教會前往中國傳教。

他們先到香港,在那裡逗留了幾天,辦理一些文件和手續,當時她眼中的香港『到處都是殖民地式的建築物,用扁擔竹籮來挑東西的人到處可見。』在香港接待他們的是位資深的英國傳教士,向他們講了不少英國人如何打敗中國人,嬴得多場殖民地戰爭的歷史;而他對中國人顯得不耐煩。葉錫恩記起以前有傳教士對她說過:『有些傳教士跟本就是資本主義者,他們利用基督的名來達到一些目的。』


葉錫恩初到香港見到很多殖民地風格的建築,圖為1950年代中環皇后行。

離開香港之後,他們第一站到達上海,本來計劃在東北傳教,但因共軍正從北方向南推進,他們只好改變計劃,到江西省去。他們坐船溯江而上,到達江西省的九江,住在教友家裡。她就在這時開始學習中文,並起了中文名字『葉錫恩』。


政權更替 被迫離華

1948年9月,他們被派到南昌以西的宜豐,一條『很窮、很純樸』的小鄉鎮。他們在村裡除傳教外,還贈醫施藥。11月傳來共軍佔領南京的消息,他們為安全計,搬到大城市南昌去。不久,共軍佔領南昌。

紅軍軍紀很好,對人民秋毫無犯,也没有難為教會中士,南昌的經濟亦逐漸有了起色,水電等共用事業服務都有所改進。

但很快新政府就開始查問外國人,又常到他們家裡搜查,似乎有意滋擾,且顯然對他們很不信任,令他們大為光火。

『在新政府的管治下,基督教越來越受到影響,我們留在那裡,既起不了什麼作用,而且令人很為難。』1950年韓戰爆發,葉錫恩這些英國人的處境更為不妙,雖然共產政權没有對她們怎樣,但英國政府和當地人都勸他們離去。

葉錫恩在回憶錄中總括了在中國的經驗:『在中國3年,我發現自己實在没有什麼東西值德教給中國人,相反的,從他們那裡,我學會了第一課,知道了外國人一向自大,認為自己信的真理才是生活的真諦。……在他們眼裡,這種宗教是代表貪婪和侵略的殖民地主義。罪不在基督教,而是在那些所謂基督教國家,他們利用基督教作為擴張主義的一種武器。』

她也對教會領導人的自大、狹隘、門戶之見和大男人主義感到十分失望,特別是對她自己的教會非常失望。而他丈夫威廉就是信奉狹窄教條和原則的人,於是二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來港定居

1951年2月,葉錫恩與丈夫離開南昌來到香港,她本來是打算去婆羅洲與其他教友會合,只是路經香港,但來到香港幾天之後,一些她在內地已經認識的教友,來到她們夫婦下榻的『士兵與海員之家』找她,這些教友都在香港成了政治難民。
葉錫恩在啟德新邨的簡陋居所。

她決定只要在香港租到便宜一點的房子便留下來 ─ 那時香港房租貴得驚人。最後她那些中國友人在他們的寮屋區 (啟德新邨) 內替她找到一套150平方呎的非法住房,月租100元,雖說非法,但比起附近的貧民所住的木屋比較,他們的房子可算是豪宅了,於是她決定留下來,想不到她就此一直以香港為家。

葉錫恩夫婦都是信義會的傳教士,並没有固定的薪金,只靠寄來的捐款維持一切開支。在木屋區的生活很困苦,甚麽風扇、冰箱都没有。葉錫恩甚至連坐巴士也没有錢;身上穿的衣服,不是二手買來的,就是舊衣縫補或改過來的。最初,他們為木屋區貧民免費看病,用的藥都是外國寄來的,每天都有10多人來看病。

邂逅杜學魁

1952年,葉錫恩在教會中認識了一位叫杜學魁的教友。

杜學魁於1921年在內蒙古包頭出生,3歲喪母,由伯父家照顧,伯父不想他讀書,只想他當農民。他惜來一張學校畢業証書,在農村學校當起老師。1933年國民政府在包頭成立中央政治學校的分校,有善心人出錢資助杜學魁在該校就讀。

1937年爆發盧構橋事件,杜為逃避戰火,與約70名同學及一批老師,冒著嚴寒橫越大片平原和沙漠,最後來到重慶,在那裡一間學校繼續學習。

二戰結束後,杜學魁決定來香港闖天下,1950年29歲那年由家鄉內蒙古經上海來港,當時身無分文,只能睡在三呎高閣樓,在出租書店工作,酬勞是每天兩餐一宿。後來,有位法國朋友留給他一批漫畫書籍,他便在啟德新邨另開出租書店,認識了附近英國教會Plymouth Brethren Assembly的葉錫恩夫婦,並且加入教會。


杜學魁有感於貧民區的孩子没有好的書本看,向葉錫恩提議辦一所學校。教會對這想法並不熱心支持,葉杜二人唯有自行想辦法。

他們買了一個舊的軍人帳幕,向政府要了路旁一塊空地,就在那裡辦起學來。1954年9月,那間帳幕學校開學,命名為『慕光中學』,當時共有30名中一學生,每人學費5元,僅夠一位教員的薪水。

葉錫恩後來說,他從杜學魁身上學到很多東西,而且逐漸被他改變。『我好像脫胎換骨,變了另外一個人。多年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希望[S2] 。』

脫離教會 離開丈夫

在和杜學魁感情不斷增長的同時,葉錫恩跟夫婿艾威廉的感情則每下愈況。她的健康亦因精神緊張而受損,患上了消瘦症,她丈夫也患了輕微肺病。最後葉錫恩於1955年下決心脫離教會,在教會大堂宣布脫離傳教士身份,作了這決定後,她頓時覺得如釋重負,但她丈夫則覺得十尷尬。

1955年11月,葉錫恩與夫婿坐船回英國,艾威廉是打算不回香港的了,但葉錫恩則對香港、新建的學校和杜學魁甚為眷戀,對她來說,留在英國就像厠身地獄。

就在這時,她在香港的教會有兩位老處女帶頭寫了封信,指責葉錫恩與別的男人有不軌行為,葉的丈夫雖然知道信中的指責是捏造的,但由於不想與教會作對,所以不肯站出來為太太辯護,令葉錫恩忍無可忍,而且香港的教會想把她的學校關閉,她於是決定離開英國和她的丈夫,於1956年5月乘船返回香港。

擴建學校

葉錫恩回港主要原因之一,是為拯救她在啟德新邨辦的新學校,但她發覺學校被教會霸佔,她在杜學魁的幫助下,要從教會手上奪回學校,他們乘學校無人之際,將校舍和原本屬於她的桌椅重新佔據,雖然後來遭教會人士毆打受傷,她還曾報警救助,最終還是如願以償,因為學校是以她的名字註冊的。

奪回學校之後,葉錫恩要用教書以外的時間替人補習,加以異常節儉的生活,方能維持生計和學校的開支。

1957年夏天,葉錫恩利用一位富商的捐款,擴建了她的學校。但學校所在地為政府臨時批給她用的,後來政府要在那裡建公屋,便將那塊地收回,葉錫恩唯有到處找新的校舍。她先找到九龍城一處天台住宅,將之改變為有4間課室的天台學校,並將校命改為『慕光英文書院』,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她當時在浸會學院兼職教書,在每月的1,200元薪金中,撥出1,000元給學校,只留200元作為自己的個人開支。

不過,在辦學的過程中,葉錫恩發現,當時的港英政府根本無意為窮人提供教育,而且她絶不肯行賄,所以官員對她諸多阻撓。她亦因為在九龍城區出没,開始了解小販的困境,日後小販問題成為她關注的重點之一。



慕光歷史

1954
立帳蓬校舍於九龍啟德新邨命名為慕光中學。
1955
建教室二間,以代帳蓬。
1957
於原校舍加建一層,增二教室,易名為慕光英文書院。
1958
開辦夜校,兼理社會福利工作,免費診所,牛奶供應站,及服務性的公眾圖書館。
1959
啟德新邨拆建,遷衙前圍道40-42號租用校舍。
1961
開辦獅子石道分校於 56-62 號。
1963
開辦老虎岩 (樂富) 津貼小學,校址為 20 座地下。
1964
於樂富邨 20 座天台開設兒童樂園 (樂富幼稚園)
1965
於太子道 214-216 號開辦慕光英文書院分校。
1972
觀塘功樂道55號慕光英文書院新校舍落成啟用。
1976
於荔景邨開設第二間津貼小學,命名為慕光荔景小學。
1982
慕光順天幼稚園於順天邨設立,是為第二間幼稚園。
1983
第三間幼稚園於沙田圓洲角臨時房屋區設立,名為慕光沙田幼稚園。
1984
開辦第四間幼稚園於深水澤安邨,名為慕光澤安幼稚園。
1986
觀塘第二校舍 (新校) 擴建落成。


早年葉錫恩夫婦在學校的留影。



1962年暮光書院第一屆畢業生合影。


慕光英文書院在工商日報1966
811登的招生廣告。





-----------------------------------------------------------------------

[A1]『永不言倦的杜葉錫恩』,貼於公開大學網頁,2010年3月9日查閱。

[S2]葉錫恩:『葉錫恩自傳』第118頁,香港:明報出版社,198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