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為民請命葉錫恩 (6)

反對彭定康政改方案

1989年六四事件後,倫敦方面不滿港督衞奕信對北京政府事事退讓,決定以保守黨主席彭定康取而代之。

彭督上任後,即於199210發表第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政改方案,改革立法局的選舉制度,除了要「兩局分家」,取消所有委任議席新增9個功能組別議席(俗稱新九組),使所有在職人士都有資格投票(變相使這九個議席成為直選議席),以加快香港的民主步伐。

北京政府隨即大表不滿,指出改革未曾諮詢中國政府的意見,並聲言將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取消有關改革。中方官員更對彭定康施以人身攻擊。

葉錫恩對於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亦不以為然,她於19932月致函英國會議員,大表反對。

她指出英國統治香港150年,從未鼓勵過民主,而以前她提議採取較民主的制度時,倫敦以維持香港安定繁榮為借口拒絶她。可是彭定康卻在香港的穩定繁榮最受威脅的時候,竭力推行進一步的政制改革,不理會這對九七後的香港有什麼影響。『在英國人拒絶 (給香港人) 民主這麼久之後,為什麼現在要這樣做?』

她又反駁彭督認為政改方案得到三份之二港人支持的說法,指有80%市政局議員反對。她又稱港人關注穩定繁榮多於投票方式,並認為自己得到大部份市民支持:

『我自己的支持者遍及港島和九龍的所有地區,因為我是透過直選進入市政局的……將近30年來,在歷次直接選舉中,我得到的選票都是最高的……』

她批評彭不理解中國人:『他雖是個聰明人,但卻没有足夠的智慧去理解中國人的文化和中國人的思想。中國人没有西方民主的背景,以前英國也不曾向他們提供過這樣的環境。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標準,無疑會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和時間來發展。須知,英國是花了數百年的時間才達到今天這種部分民主的狀態的!』

她承認:『數十年來,我一直致力於實行一種進步的民主制度,而現在我卻站出來反對這個貎似民主的方案,心中不免感到悲哀!』

她指政改方案令70%的選民得到兩張選票,其餘30%只有一張,所以不民主,而且只會讓一小拙政客處於掌權地位。而這班政客的最終目的,是要在中國大陸鼓吹民主,而這是中國政府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時中國需要穩定去發展經濟,隨著經濟的發展,政治上也會逐漸有所轉變[A1] 

1994526,北京頒佈第三批49名港事顧問的名單,葉錫恩榜上有名。

1994630立法局表決政改方案那天,葉錫恩提出修正案,要求一人一票,即反對彭督的新九組方案。她又反對三位官守議員就這法案投票,因他們三人於1997年後不再留在香港。結果反對無效,而她的修正案亦未能獲得通[A2] 。最後表決政改方案,在兩位議員棄權的情況下,方案以29:28票險勝。

於是,儘管受到北京政府的強烈反對,政改方案終於獲立法局通過,並在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中落實。

北京政府宣布放棄「直通車」,實行另起爐灶,不會讓在1995當選的立法局議員過渡到特區立法會。

兩敗於司徙華

葉錫恩在政改爭議中的反彭親北京表現,令她在1995年遇上仕途上的重大挫折。

當年已被稱為『親中友好力量』的葉錫恩,在同一年內竟於民主選舉中兩敗於司徙華,一次是199535司徙華向她挑戰,與她爭奪市政局觀塘北議席。雙方在選舉前均做身體檢查以示自己有心有力,二人在票站外相遇時,葉錫恩拒絕與司徙華握手,被記者拍下照片,成為報紙翌日的頭版照[A3] 

司徙華在他的回憶錄中指出:之前的選舉,葉錫恩常與左派候選人競爭,民主派曾派出義工幫她做家訪等拉票工作,這次由於葉錫恩的反彭定康立場及反民主派的言論,親中團體轉而支持她對付司徙華[A4] 。但葉錫恩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則稱她從不涉及黨派政治,當年支持她選舉的人都出於真[A5] 

可是那時選民仍受『六四』情意結的影響,而親中力量仍未成氣候,開票當晚,葉錫恩等到凌晨二時許,知道大勢已去,没有看點票結果便黯然離開點票[A6] 最後葉錫恩得6778票,得票率42.3,首敗於司徙華

葉錫恩由1963年初次當選起,連任市政局議員達32年之久,至此劃上句號。

下半年葉錫恩又參加立法局選舉,希望連任。由於市政局選舉落選,葉錫恩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循市政局功能組別進入立法局。不過立法局已加入直選議席,葉參加了地區直選,在九龍東選區又遇上司徙華,二人於917舉行了一次譽為世紀之戰的辯論,葉最後以23,855票對29,627票再敗於司徙華之手。

葉錫恩於1995年市政局選舉中在票站外拒絶與司徒華握手。

最後司徒華獲勝。


臨立會成員

不過,亦因為與北京的關係,葉錫恩不久之後又得以再回到立法機構。由於北京對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措施大為不滿,決定另起爐灶,設立『臨時立法會』,邀請一班親中人士出任臨立法議員,葉錫恩在獲邀之列。

臨立會於回歸前已成立,議員任期由1997125開始。因為港英政府不承認臨立會,葉錫恩跟其他議員最初要深圳開會,至回歸後,才回到香港立法會大樓辦公。

1997葉錫恩行政長官董建華授予大紫荊勳章GBM),成為香港首批大紫荊勳章得主之一。




 [A1]葉錫恩:《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第297-301頁。香港:香港文匯出版社,2004.8
 [A2]同上,第309-312頁。
 [A3]司徙華:《大江東去:司徙華回憶錄》,第390頁。香港:牛津出版社,2011
 [A4]同上。
 [A5]《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第50頁。
 [A6]同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